
浅谈项目管理中的技术质量提升方法
来源:
山东正元建设公司
作者:
烟台分公司 王晓峰
发布时间:
2021-11-19
浏览量:
自2018年7月来到施工项目从事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已3年有余,从初到工地时的手足无措,到现在的遇事不慌,一路走来,沮丧跟喜悦并存、汗水与泪水交加。认真回顾近几年的工作,感受颇多,现将自己对项目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的心得,总结为以下几点与大家分享:
首先,要重视人才培养。对于一个项目来说,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人,虽然最终的实施结果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,但一个拥有优秀人才的团队可以花更少的钱办更大的事,高效、高质地完成任务。尤其对于岩土工程技术来说,这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,往往实用的理论都是来自现场、或者经过实践的修正才能投入应用。因此,岩土技术人才的培养不能停留在教室里、课堂上,室内的培训代替不了现场的感受和认知。项目本身是一个很好的熔炼炉,但现在的项目大多是快节奏推进,有时人员不凑手还要身兼数职,大家似乎更愿意用熟手,新人锻炼的机会较少,只能转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杂活,导致虽然时间过去了很久,但能力并没有大的提升,从萌新到懵懂,始终无法真正开窍。从公司利益角度来讲,项目管理者应该重视人才的现场培养,若只是想着挑选公司的精英骨干,总有一天会无人可挑、无才可用。优秀的项目团队一方面要能力突出,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 “造血功能”,有诗云: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
其次,敢于技术创新。邓小平提出&濒诲辩耻辞;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&谤诲辩耻辞;,这句话时至今日也不过时。如今跨界打击屡见不鲜,手机打败了相机,微信打败了短信,背后的力量都是源自创新。创新有多重要?大家都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,一只老乌鸦经过长年累月的摸索,终于琢磨出了丢石子的方法,从此顺利的喝到了水。忽然有一天,飞来了另外一群乌鸦,这群乌鸦根本不会衔石子,但个个嘴里都带着一根吸管,轻松的喝到了水。由此看来,过分的守旧求稳已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,&濒诲辩耻辞;人无我有、人少我多、人多我优&谤诲辩耻辞;已是常规套路,如何做到&濒诲辩耻辞;人优我转&谤诲辩耻辞;才能更胜一筹,传统行业更需要另辟蹊径。2012年的时候我关注到浙江一家钢材租赁公司,通过专利技术成功转型为一家施工能力极强的岩土工程公司,目前已经有了上市计划,可谓是岩土行业技术创新的典型代表。同时我还发现,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创新活动更容易实现,尤其是遇到技术难题的时候。因为,我们遇到的问题大概率别人也会遇到,一旦解决了共性问题,这就意味着一项创新技术的诞生。例如:在万华烟台工业园山体防护项目中为提高边坡锚杆的施工效率,我们尝试研发了一种伸缩臂锚杆钻机施工平台,并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,该技术在高边坡锚杆施工过程中无需搭设脚手架,成本降低约30%,施工效率成倍增加,收益良好,并在新项目中广泛应用。由此可见,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难题并不可怕,因为其中也蕴藏了无限的机会,此时我们要敢于技术创新。
再次,努力提高综合素质。项目管理如行军打仗,要讲团队、讲分工、讲战术,技术质量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也不能完全独立,制定方案既要保证技术可行又要兼顾生产安排。尤其是一些工艺复杂的项目,施工过程中往往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,生产经理要跟现场技术人员充分沟通再做布置安排,技术人员也要充分考虑生产布置再制定配套的技术措施。由以往的经验看,生产经理掌握一定的技术质量知识能更好地与其他成员达成默契,生产运行更流畅、更高效,而具备一定生产管理经验的技术人员在处理现场技术问题时,制定的解决方案也更接地气,可见项目管理中要求各成员提高综合素质,最好做到一专多能。
最后,要发扬优良作风。 “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”我们要大力发扬奋斗的精神,争做积极的奋进者,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团结努力下,正元建设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!
网站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

Copyright © 2014- 版权所有:中韩乱幕日产无线码无人区 | &苍产蝉辫;备案号: